2月24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STAR相对论核核碰撞物理研究与飞行时间探测器研制”在上海成功通过了以张焕乔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验收。汪晓莲教授代表课题组向专家组汇报了MRPC飞行时间探测器批量生产、性能检测、质量控制和飞行时间探测器刻度,粒子识别方法研究以及相关物理研究的成果,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项目组成功研制了RHIC-STAR实验的MRPC飞行时间探测器,性能优于设计指标,完成了4032个MRPC的生产测试任务并安装到STAR上,经过运行考验,性能稳定。STAR TOF是世界上第一台投入使用的运用MRPC技术的大型飞行时间谱仪。在增加MRPC-TOF谱仪后,将提高STAR带电粒子的鉴别能力,尤其是TOF使STAR拥有了在低横动量区电子的鉴别能力,利用飞行时间谱仪项目组完成了一批有影响的物理工作。首次探测到质量为2.991±0.001±0.002GeV、寿命~200ps 的反超核,论文发表在Science上。该成果入选 2010年度国内基础研究十大成果。首次测量了能区下f介子的椭圆流、核修正因子、极化行为、奇异性增强等;首次在实验上通过粲夸克半轻子衰变的m子和电子谱,测量了粲夸克产生截面等。项目组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发表了一批重要文章,并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多次做邀请报告。目前已形成一支以年轻人为核心的研究队伍,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研究生,与国外同行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协作关系。
美国能源部已完成对STAR-TOF的验收,认为该项目是中美高能核物理合作的巨大成功。
经专家组评审,该项目以全A通过验收。专家组建议科学院给予进一步支持,使项目组在RHIC-STAR实验中做出有原创性的学术成果。
(核探测器与核电子学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粒子物理与技术中心,近代物理系,201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