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14日,由散裂中子源EMuS缪子源团队举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和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二届CSNS缪子源多学科应用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来自日本大阪大学、日本高能物理研究机构(KEK)、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PSI)、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物理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澳门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合肥强磁场中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机构的75名研究者参加会议。我校党委副书记蒋一教授和高能所东莞分部副主任王芳卫研究员分别致辞。大会安排报告18个,涉及缪子多学科研究、基于缪子的粒子物理/核物理、缪束技术应用、缪子源设计和缪子探测系统研发等。
研讨会上,外籍专家介绍了国际缪子源和基于SR技术的多学科应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国内专家汇报了利用国际缪子源开展SR研究的情况。EMuS缪子源团队分别报告了CSNS 实验型缪子源(EMuS)的科学目标、设计方案和SR谱仪的设计进展。与会专家表示了对发展中国自己缪子源的强烈支持,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包括组织和培养国内年轻缪子应用研究者,加强与国际缪子源的合作并协助用户申请束流时间等。
缪子是轻子中的一种,加速器产生的缪子束流由于高极化率等独特性质,在国际上已发展为广泛应用于物质结构研究等多学科研究的量子磁探针,目前国际上运行的缪子源只有6家。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升级工程已经把我国第一个缪子源EMuS列入建设计划。中国科大叶邦角研究组一直是EMuS研究团队的重要成员,将参与建设我国的第一个实验型缪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