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物理电子学教师党支部书记封常青老师的指导支持下,近代物理系物理电子学研究生党支部联合粒子物理研究生党支部共同发起了国重实验室研究生交流会系列活动。该活动旨在加强党支部的引领作用,通过搭建跨专业交流平台促进学生间的协作互助。
首次交流会以转博经验交流暨博士科研规划指导为主题,于4月15日晚在C1204会议室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活动主要面向低年级硕士研究生,邀请高年级博士生分享转博答辩会的注意事项以及攻读博士学位的科研方法和经验。通过朋辈间的实践案例交流,帮助硕士生更清晰地规划未来发展方向,为即将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精心筹备,营造轻松氛围
活动筹备期间获得物理学院党委和近代物理系党总支的指导支持。两个研究生党支部的书记李凌云、徐巍带领支委成员共同制定方案,通过专业微信群、支部微信群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动员。并申请了线上会议室,为因故不能到场的同学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现场还特别准备了茶歇饮品,为参会同学营造了轻松融洽的交流环境。
同学们等待活动开始
封常青老师发言,点明关键问题
本次活动特邀封常青老师出席指导。封老师在开场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活动意义,提出转博决策应首先厘清两个核心问题:为何攻读博士及自身是否适合科研道路。他指出,只有明确科研初心,后续研究中的技术性问题才能找到解决方向。封老师特别提醒:在系统化培养模式下,研究生需警惕对保姆式指导的依赖,应当强化自主思考能力。关于博士培养定位,他强调学术荣誉感不等同于优越感,勉励同学们立足科研前沿开展原创性研究。
封常青老师作开场白
学长学姐分享,传递实用经验
本次活动由两个支部联合邀请4位博士生分享转博经验。粒子物理专业的刘聪、冯玙潼同学和物理电子学的亓信任、刘建国同学依次进行分享。
刘聪同学重点讲解答辩ppt制作要点:需包含学业背景、科研成果、项目经历和课程成绩,建议参考优秀模板。而在科研规划方面,他强调要突出研究核心价值,将任务分解为短期与长期目标。冯玙潼同学则针对答辩提出三点建议:构建清晰的报告框架,用流程图等可视化方式解析技术难点,提前与导师沟通思路并准备答辩提纲。
接下来,亓信任同学详细介绍了转博答辩流程:2分钟英文自我介绍需说明导师信息、学术背景和研究成果,13分钟项目汇报需重点阐述研究背景、技术原理和个人贡献。最后,刘建国同学则强调成果导向的重要性,解析学术型、科研专项和工程应用三类博士的区别,建议结合课题组实际制定可量化的研究目标。
四位博士生分享经验
发挥纽带作用,促进共同成长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深入交流,首期国重实验室研究生交流会圆满结束。活动获得封常青老师的高度评价,线上线下共吸引粒子物理与物理电子学两个专业约六十名硕士生积极参与,为后续系列活动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后续将重点围绕科研方法训练、学术职业规划等方向持续推出专题交流,通过支部联动机制,持续强化党支部在研究生成长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线下参会老师及同学合影
近代物理系物理电子学研究生党支部
近代物理系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研究生党支部
撰稿:耿哲 李凌云
摄影:耿哲
审校:庄浩 李凌云 张一飞
2024.4.19